根据中国第一家专业服务货运与货运人的高端杂志《货运中国》在今年2-3月做的中国500家专线企业的面谈访问调查结果,有如下几个现象比较值得我们专线人员思考:
备注:500家受访企业,50%专线为当地相对有口碑,30%随机采访,20%由货主提供信息。
一、专线老板或者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分析
A、企业主平均受学校教育年限为10年,大专以上文化水平仅86家,本科以上6家。办公室或办公桌有书柜或摆放管理或工具书籍的仅10家,在职参加学历教育或管理教育的有11家。虽然学历教育不是决定经营好坏的关键因素,但也应证了一句行业俗语:从小不读书,长大搞运输!基础教育学历水平低下和业务学习能力不强是整个物流,尤其是专线从业人员的普遍特征。
B、营业人员(客服、开单、对帐)文化水平相对较高,70%的受访企业营业员工为85后,基本高职或大专文化水平,这部分群体员工特征:年轻但对前途迷茫,有一定学历基础,但主动学习能力不强。习惯使用电脑,但是对基本办公软件EXCEL、PPT很多没有概念。
C、操作人员基本由装卸车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司机队伍组成,此类群体文化水平不高,但呈现年轻化,尤其在仓库人员和司机队伍,平均年龄在28岁,但装卸车队伍人员学历较低,基本来自家族或老乡人员!
二、受访企业主日常管理分析
A、业绩分析:60%的企业没有周期性的公司经营效益分析,30%的企业有月度报表,但仅限于老板自己清楚,10%的企业有管理层经营分析会议。
B、运营管理:受访企业普遍采用“蜻蜓点水(说到不做到)+机关枪扫射(没有分部门分事件进行分析,叫一触全罚)”方式进行管理,80%的企业没有流程管理制度和KPI管理意识,更没有PDCA管理思路。
C、财务管理:50%的企业,会计、出纳一个人,平时只记流水报表,税务报表外包会计公司。15%的企业财务组织齐全!
D、职业管理:98%的企业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和薪酬管理机制,有2家企业涉及到了骨干人员期权管理,但实施并不完善。
三、企业规模和发展期望
A、企业规模:70%的企业规模在6—12个人(基本月发车量在20-40台17.5集装箱或平板车),绝大部分专线装卸人员外包给货运市场的装卸队;年营业收入70%专线基于路线的远近一般在400—1200万之间,其中干线车费用达到70 — 85%,基本单车配货票数在15—30票,配送成本基于票数多寡一般占到10—15%。
从业务类型或者客户性质来讲,40%来自于同行炒货代理,40%来自某一两家第三方同行,能力强的还有20%来自直接厂家客户(货量相对稳定和价格相对高出同行15-30%)。
B、发展期望:受访对象中有60%是从专线老东家离职创业,25%是从原来的小型三方企业拥有某个方向的固定货源后转型而来或者增加专线业务,15%是当作一门生意在做,边看边学做的,没有任何经验,拉一两个业务员就开始起步了。
对于未来的发展期望,80%以上的企业基本停留在:1、比打工强,至少自由自在,能主动创造财富;2、也没有什么好的投资赚钱门路,这个专线行业门投资槛低(基本采用平板回头车,做普通时效运输,装满发车,确保单趟有利润),容易上手!
四、对未来专线经营的展望和趋势判断
专线老板在创业过程当中,对未来的思考,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知道天鹅肉好吃,问题是我不会飞,我也没有抓天鹅的本事。有美好的憧憬,但是没有实现的方法和能力,主要在基于庞大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持续不断的投资能力,根本就只能成为聊天的话题,但是能看的出他们的渴望!但是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蓝图,观望的态度很强。
对未来发展的趋势,专线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形态呢?80%的认为至少10年在中国不会消失,理由是还没有出现让他们感觉足够震撼的专线出来。但是他们坚定相信这样的企业一定会出现。放眼望去,做的好的大型零担网络无非也就是描红画眉好点,他们认为这个行业没有专线集群模式出来,规模不可能做大,不光每条线每天能多频次发车,还要求线路至少覆盖中国主要发达城市才可能做到更多客户和产生粘性。
有一个说法是:第三方是做客户的(基于需求并挖掘需求),专线是做市场的(基于存量满足需求)!怎么理解?第三方基于自身强大的营销营运管理能力和规范标准的运力资源采购能力,加上较强的资金垫付能力,而这些正好是我们的客户看中的东西。上面的分析说明了两个问题:
1、谁真正满足了客户的综合(不是单一运输需求)需求谁就能拿到单子;
2、专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思路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讲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那为什么专线是做市场的呢?专线从业人员只要看到这个地区有较强的产业布局,有可观的GDP就可以!
那么未来的公路运输发展趋势会怎么样呢?具有强大的第三方业务开发管理能力和强大的专线经营管理能力的综合体企业一定会成为趋势。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好的专线(执行物流层面)基础,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品质只能停留在忽悠的层面;没有好的第三方物流策略和规划,专线经营就永远得不到提升!
不管怎么样的物流需求,在具体的实施层面,用一句大白话总结就是“更快、更好、更经济、更敏捷!”只有这样的趋势服务才是最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是我们物流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